投資標的綜合評估
標的名稱:冠捷科技有限公司(HK.903)
日期:2011.12.6
※標的分析(請從公司經營模式、經營團隊經驗及專業知識及公司經營成效等方面分析):
標的概述
冠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捷科技)成立於1989年,前身為台灣彩色電視機生產商-AOC艾德蒙海外股份有限公司,現為冠捷科技集團主席的
1. 個人電腦監視器:即電腦顯示/監視器,已於全球普及的一般電子產品,2010年度,冠捷科技的個人電腦監視器營收達到USD6,300,234千元,付運量為56,500,000台,分別較2009年度增加23.6%及22.3%,全球市佔率高達32.8%,排名第一。
而截至2011年首三季,冠捷科技於該業務之營收約為46億美元,付運量為4,400萬台,受環球經濟不景及行業產能過剩影響,其單位產品售價於第三季單季跌至103.9美元(去年同期為110.8美元),惟成本控制得宜促單位產品毛利由去年同期的7.4美元升至7.6美元,毛利率亦由6.6%升至7.3%。
2. 液晶電視:同受環球經濟不景及行業產能過剩影響,液晶電視行業於2011年首三季經歷價格下跌,營業收入及付運量分別為27億美元及940萬台,第三季單季產品價格逐步下跌至291.5美元(去年同期為301.1美元),加上業務擴展令營運成本上升促該業務於2011年首三季錄得經營虧損。
由於冠捷科技的經營模式以ODM(代工)為主,因此上游產業-面板價格波動對其不會產生直接影響,若面板產能過剩導致產品價格下跌、庫存上升,則上游面板廠家將減產以先行去化庫存,面板生產減少間接影響冠捷科技的顯示器代工業務營收減少,惟OEM模式本身已為低毛利行業,故代工費用可修正之空間不大,由於冠捷科技的營業收入來自世界各地,因此必需面對外匯波動的風險,但自身業務的利潤率則相對穩定。
另外,冠捷科技在ODM龍頭的基礎上同時配備兩個自有銷售品牌-AOC及ENVISION,並於2005年9月收購了KONINKLIJI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飛利浦)部份顯示器及平面電視業務,進一步整合下游的自有品牌銷售渠道,自有品牌可應對激烈競爭,彌補ODM業務的缺點,當上游面板廠遇上行業不景而進行減產及去化存貨時勢必影響其ODM業務的營業額,此時自有品牌便可充當緩衝的角色,亦可藉以加強自有品牌的發展並消化ODM部份產能,而當行業景氣佳,整體銷售強勁時,冠捷科技又可將自有品牌的產能適量調整到對外客戶的ODM業務上,ODM業務及自有品牌銷售兩者之間彈性配合以應對行業週期變化,經營靈活性亦較同業優勝。
下表為按地區分類之營業收入明細:(截至2011年6月)
(單位:USD千元)
股份/股權結構
冠捷科技於1999年在香港及新加坡兩地同時上市(港股代號:903),截至
![]()
股權結構:(截至2011年6月)
經營團隊
宣建生:68歲,畢業於台灣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系,並取得波士頓大學系統工程碩士及布魯克林工業學院系統工
洪育德:65歲,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會計學系,1996年加入冠捷科技,現為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專責行政及財務管理事宜,於會計及財務相關工作逾29年豐富經驗。
謝繼琮:60歲,持有台灣逢甲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學位及國立台北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4年加入冠捷科技,現為集團副總裁,主要負責冠捷科技及其附屬公司的產品原設計製造業務的銷售及生產原材料採購,在採購相關工作逾23年豐富經驗。
呂炳昌:64歲,畢業於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取得理學學士學位及電機工程碩士學位,1999年加入冠捷科技,現為集團副總裁,負責新產品的規劃、研究及開發,此前曾任職台灣聲寶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逾二十五年,於產品研發方面具豐富經驗。
李能松:現年六十歲,為本公司副總裁及監視器事業部總經理,負責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之產品研究與開發。彼畢業於台灣國立交通大學,取得電子工程學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彼於二零零二年加入本公司前,曾任職台灣聲寶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逾二十年,負責產品製造、研究與開發。
呂哲強:現年五十二歲,為本公司研究開發部副總裁及消費性電子產品部總經理,負責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之產品研究與開發。彼持有台灣國立交通大學電信工程學士學位及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於二零零六年加入本公司前,
陳乃勇:現年六十歲,為本公司副總裁及資訊長,負責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之資訊科技、人力資源及非生產性採購事務。
劉烈宏:現年四十二歲,於中國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畢業,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截至2011年9月底,冠捷科技之資產總值達到USD5,322,101千元,資產淨值USD1,805,060千元,純利則為USD75,726千元,較2010年同期分別增長3.8%、0.5%及減少29.5%,純利減少主要係因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及歐債危機加劇導致面板產業價格下跌、銷售額持續下滑,間接影響冠捷科技之顯示器代工訂單減少,其中液晶電視業務因擴張經營規模從而增加營運開支,促其2011年上半年產生經營虧損USD7,761千元,第三季單季續虧,預期液晶電視業務將拖累集團2011年度之全年盈利,2012年度集團經營環境仍將嚴峻,估計2013年度方可逐漸回復景氣需求,電腦監視器及液晶電視價格明年仍將持續受壓,惟價格下降空間應已不大,因上游各大面板廠商均已步入巨虧行列,如三星、奇美電子、友達光電等2011年首三季業績均已虧損超過10億人民幣,產品價格下調已不能刺激需求,故減價動力不大,行業景氣回升時間則仍待需求跟隨經濟景氣復甦程度而定,而冠捷科技於
※財務分析(請從企業獲利能力、償債能力及現金流量等方面進行分析):
以下依冠捷科技2009、2010及2011年首三季(或單季)之財務報告作為財務分析依據。
一、獲利能力:
集團截至2011年首三季之營業收入為USD8,151,7871千元,毛利則為USD489,925千元,分別較2010年同期減少2.9%及增加9.1%,整體毛利率上升至6.01%,惟期內因擴張液晶電視業務而增加經營開支,2011年首三季之經營開支達USD459,770千元,較2010年同期的USD359,234千元大幅增加28%,淨增額達USD100,536千元,惟期內銀行貸款總額較2010年底減少26.9%至USD345,427千元,促其利息保障倍數維持在11.88倍之較高水平。
受到歐債危機及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冠捷科技歐美地區銷售情況未如理想,加上液晶電視產品價格急跌亦導致集團單位產品毛利減少,惟其核心業務-個人電腦監視器雖銷售減少,但整體毛利不跌反升,2011年上半年之經營利潤達到USD81,271千元,較2010年同期增長9.1%,反映其個人電腦監視器之代工業務仍然堅挺(主要受惠於成本控制),但兩大業務個人電腦監視器及液晶電視之產品價格均持續下跌(如下表),反映該產業於短期內的景氣狀況仍將偏淡。
二、償債能力:
冠捷科技截至2011年9月底之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為USD884,498千元,較2010年底淨增加USD26,466千元或3.1%,流、速動比率分別為126.22%及75.06%,較2010年底基本持平,因行業特性之故,其資產流動性長期較低、變動波幅亦較小,主要係因其ODM經營模式接收大量加工訂單進行生產加工,促應付帳款佔負債總額比例較大,同樣,在加工完成後付運予面板廠商時只會收到加工費用淨額,將相應的應付帳款對銷從而沉殿出加工利潤,故應收帳款亦長期佔資產總額較大比例,截至2011年首三季,集團之應收及應付帳款分別達到USD2,347,916千元及USD2,562,759千元,佔總資產及總負債的44.1%及72.9%。
另集團2011年首三季之現金結餘為USD183,816千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惟銀行貸款減幅較大促現金佔總貸款比率增至53.2%,期內存貨水平亦無大幅變動,庫存主要以原材料及製成品為主,達USD1,379,955千元,相較巨額營收規模則尚算合理,而商譽資產部份2011年首三季為USD442,444千元,主要係因集團於2005年收購飛利浦個人電腦監事器及電視業務部份地區經營權益從而產生的商譽溢價所致,2005年之前則只為數百萬美元。
三、現金流量分析:(以2011年上半年為分析依據)
冠捷科技2011年上半年之營業現金流為USD324,112千元,較去年同期的-USD106,663千元大幅增加,主要變動項目一般為應收帳款、存貨及應付帳款,按照其2001-2010十個會計年度得出的營業特性,於經濟景氣差、行業前景轉淡的經營年度,集團多偏向維持較佳庫存水平及嚴控應收帳款規模,故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應收帳及存貨均大幅減少,2009及2010年度則重新增加,應付帳款於2008年度亦大幅減少約5億美元(象徵接單數量下降),2009(應為下半年開始)
(單位:USD千元)
※投資建議
查冠捷科技截至2011年9月底止之每股帳面值為USD0.77元,目前價格已跌至年內低位
HKD1.6,股價相對其資產淨值大幅折讓,現價息率即使按2008年之派息仍達6.5%,
反映其價差收益及股息率均已進入適當買入價格,惟現時全球經濟環境轉壞、其主要銷售
地區之一歐洲(若佔營業額30%)發生主權債務危機而導致該地區銷售減少,上游面板庫存亦
正在去化當中,市場整體走勢呈供過於求的產能過剩局面,產業不景氣情況預計要到2012
年尾方可谷底回升,現價可能進一步探底,但若作長期投資的損失風險則較低,建議現價
買入作長期持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